山目乡:“六步工作法” 推动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
山目乡共有党员825名,其中农村党员760名,流动党员86名。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,为有效破解“流动党员基层治理难题”,山目乡结合自身实际,创新工作机制,优化教育管理模式,让流动党员教育有深度、管理有精度、服务有温度。
建台账明去向
深入开展流动党员排查摸底工作,以支部为单元建立《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台账》,实行动态管理,做到“五个清”,即外出人员清、联系方式清、外出时间清、外出地点清、就业信息清。全乡13个行政村共有86名流动党员。其中省外62名,外出地点大多为北京、江苏,县外省内24名,外出地点大多为太原、临汾等地区。外出原因均为务工。同时,村党支部创建微信群,及时掌握党员流动情况,知思想、知现状,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信息同频共享。
定规章建制度
制定《山目乡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施方案》《山目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》,细化27条管理措施。建立申请报告、责任管理、跟踪服务、考核评议四项制度。党员外出前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,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向。建立“1对1”联系机制,确保党员在哪里,管理到哪里,离乡不离党。开展流动党员积分评星管理,依据日常学习、党费缴纳、发挥作用开展年终评议,激励流动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和凝聚群众的作用。2022年底全乡流动党员评定为“红星党员”22名、“绿星党员”51名、“蓝星党员”13名,党员以积分为“镜”,照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。
建组织强功能
按照“分散、灵活、方便”的特点,本着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,把党员流动与地域因素有机结合起来,对外出地点相对固定,人员比较集中,在流动党员聚集的地方,设置流动党员党小组,做到有人负责、有章理事。目前在北京市丰台区、太原小店区等地建立了3个党小组,涵盖25名党员。流动党员党小组,灵活运用线上会议、微信学习群等方式将组织生活延伸至每位流动党员,建立与流动党员的牢固纽带。
抓学习提素质
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,以“方便、实用、有效”为原则,针对流动党员学习计划不清、学习目标不明和学习资料不全等问题,线上依托“学习强国”、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,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构建流动党员“线上课堂”,实时推送“主题党日活动”“三会一课”等相关学习资料。线下,及时把党课教材、党报党刊以及党员电教片等学习资料寄发给外出流动党员,组织党员自我教育。截至目前,累计培训流动党员500余人次。同时引导流动党员晒出学习心得,提升学习积极性,确保了流动党员“不失学”。
优服务常关爱
各党支部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返乡等时机,广泛开展“七个一”活动。即:通过一次走访慰问,上门了解流动党员思想、工作、生活情况;一通问候电话,对未返乡流动党员送达一次组织的关心问候;通过一次党课活动,实现教育提高,增强党员意识;召开一次座谈会,通报本地情况,相互交流工作学习情况;开展一次意见建议征求,听他们建言献策;查看一次《流动党员活动证》记载情况,了解参加组织生活情况;一次全年党费交纳情况回头看,查漏补缺。目前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及其家属115人次,搜集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,发挥流动党员作用,助力家乡建设。
筑平台展作为
依托微信群及时更新党组织工作情况和家乡发展状况,让流动党员更多了解村情民意,大力宣传家乡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政策。通过党员评议会、返乡座谈会等多种形式,进行面对面、心贴心的思想交流,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带见识、传信息、带技术、传经验,回乡创业,反哺家乡。目前各村党组织利用重大节日流动党员返乡机会召开党员群众座谈15场,凝聚流动党员“外出不忘家乡,致富不忘乡亲”的思想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