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大工程”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
农村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。近年来,洪洞县紧盯村党组织书记攻坚能力不够强、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、农村后备力量不充足等问题,实施“头雁提升、群雁齐飞、雏雁孵化”三大工程,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力支撑和队伍保障。
实施“头雁提升”工程
配强“主心骨”
紧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,严格“双好双强”标准,将更多致富能手、返乡能人、退役军人、回乡创业大学生选拔到村书记岗位上,打造高学历、年轻化、能力强的农村“带头人”队伍。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,严格落实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,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联审、动态研判,坚持能者上、庸者下,2021年换届以来调整撤换6名不胜任不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。丰富“领头雁”培训形式,常态化开展“擂台比武”,以强带弱、以老带新、以点带面,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。
推进“群雁齐飞”工程
育强“排头兵”
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,建立攻坚榜、锋领榜、平安榜、星耀榜、红黑榜“五榜”公示制度,聚焦产业发展、网格治理、环境整治、精神文明等中心工作,细化量化任务目标,每月一评一考一晒,将其作为进入“两委”班子、参军入伍、参加培训、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,推动党员承诺践诺制度有效落地,增强党员主动履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。
夯实“雏雁孵化”工程
蓄强“后备队”
着力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,采取“自愿报、党群荐、组织审”的方式,全方位摸清在村和在外优秀人才,全县325个行政村共储备1100余名后备干部。实施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计划,招聘325名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,建立日常管理、培养帮带、考核奖惩制度,让高素质人才在乡村一线磨炼成长,确保村级“新鲜血液”源源不断,为推动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